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找出顧客最關心的事,觸動情感共鳴、引發行動



【整合行銷3堂課】找出顧客最關心的事,觸動情感共鳴、引發行動


每個行銷人都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企畫的活動能夠有強大的影響力,不只消費者踴躍參與、對手爭相模仿,甚至還能登上報紙頭版。
每一年,7-ELEVEn幾乎都在全台灣創造出一個男女老幼都熱衷的話題:憑身分證換國民便當、蒐集Hello Kitty磁鐵、OPEN小將家族、高雄夢時代氣球大遊行、簡單生活節……,不僅帶動超商購買人氣,也拉抬了集團內星巴克、康是美、無印良品等品牌。
「最難的,是找出消費者有『共鳴』的主題,」整合行銷部經理劉鴻徵說,行銷不是靠廣告「傳播」(communication),而是「傳動」(communi-action):跟顧客培養感情、找出需求,溝通後立刻採取行動,就能引爆品牌影響力!
Lesson1 : 集團行銷建構銷平台,產生綜效
統一超商集團思考行銷的邏輯,和許多企業有個根本上的差異:多數企業做行銷像「放煙火」,把預算押注在一、兩項商品和活動上,雖然一時贏得市場注意,影響力卻難以持續;統一超商做行銷則像「蓋花園」──先打造數個大型主題活動(例如,全店集點、跨年遊行、簡單生活節)做為行銷平台,再讓同集團的品牌如花朵般輪流綻放,既能共享集團資源,對外營造「集團充滿活力」的印象,又可以向各自的目標族群宣傳,產生「1+1>2」的綜效。
「我們粗投資『品牌』,不投資『商品』,」劉鴻徵說,過去廣告的主角通常是單一產品,但是有些單品(如生菜沙拉)差異性小且壽命短,當季節變換,幾千萬廣告費就化為烏有。若改打品牌(光合農場),就可以用同樣的品牌概念(安心美味),溝通不同的商品,強化消費者的印象。
「個別發聲力量小,市場沒反應,還浪費廣告預算,」劉鴻徵用國中物理學的「力距」原理解釋,「多品牌、推動同一主題」的傳播力道,遠大過「多品牌、各自操作不同主題」的道理。
不過,當暢銷明星商品出現時,「主題先行」的行銷策略也會轉向,改讓商品做「主角」。比如,2001年推出的「國民便當」,7道菜只賣39元,賣相十足;整合行銷部就舉辦「憑身分證領國民便當」,並加入其他商品,包裝成「國民品牌商品」舉辦抽獎。
整體歸納,7-ELEVEn的主題行銷有3種,包括「節令型主題」(如情人節、過年)、「素材型主題」(如草莓季、蕃茄季)和「生活形態主題」(如考季)。「主題找得對,行銷就很省力,」劉鴻徵又搬出物理學來說明,「主題」就像「支點」,離施力端愈遠,就能舉起愈重的東西。而有影響力的行銷主題,一定藏在顧客最關心的事情裡,他笑說,「據說有三分之二的人一輩子都在減肥,所以『卡路里日記簿』的力量一定很大!」。
Lesson2 : 品牌溝通從消費者觀點出發,拉近距離
然而,現在看似票房保證的主題行銷,卻是從挫折中摸索出來的道理。
一支廣告,指的是「好鄰居」的形象廣告。有些行銷經理人認為「形象廣告」只是浪費錢,但劉鴻徵認為,那是「喚起好感度」的第一步,只要後續能用「行動」證明決心,就有可能扭轉顧客對品牌的刻板印象。
我們做的是communi-action,是『傳動』,不是『傳播』(communication) ,」他強調,有觀念,還要有行動,影響才會大
因此,第二步便是舉辦行銷活動。第一種行銷,是能夠融入顧客生活的「城市行銷」。7-ELEVEn第一個贊助的大型活動,是台北縣貢寮的海洋音樂祭。過去,這只是個不到十萬人參加的小型音樂會;但在7-ELEVEn加入贊助後,參加人數一舉成長兩倍以上,成為年輕人的夏天嘉年華。
第二種行銷,是由Hello Kitty磁鐵拉開序幕的「全店行銷」。它不僅是台灣連鎖商店「集點活動」的始祖,更是商學院的重要研究個案。2005年上半年,「你蒐集到幾個磁鐵了?」幾乎成為台灣人的最新問候語,更將7-ELEVEn的單月營收,推上101億元的歷史新高。
第三種則是「角色行銷」。2005年誕生的OPEN小將,迄今可說是曝光度最高的本土企業公仔。這隻性格定位為凡事「open mind」的外星小狗,傳遞的是7-ELEVEn關懷、友善的企業精神。而環繞在這個角色周圍、多達12個成員的公仔家族,則除了在7-ELEVEn門市設有獨立貨架、百貨專櫃外,也會出現在統一超商各大活動場合裡。2008年甚至突破企業界線,成為北京奧運中華棒球隊的吉祥物,相關商品年銷售額超過10億新台幣。
劉鴻徵認為,OPEN將家族拉近了7-ELEVEn和小朋友的距離,「同樣是做品牌,顧客不能抱著logo睡覺,卻可以抱著玩偶睡覺!」
Lesson3 : 活動規畫
即時反應話題,引爆趨勢
反應快速,是許多人對7-ELEVEn行銷活動的評價,儘管活動期間長、次數多,卻依然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話題。刺激行銷部做出反應的發動器,便是POS系統和網友意見。
「情報,會使人更累!」劉鴻徵半開玩笑地說,沒有情報系統時,要等活動結束才知道成效;但系統建立之後,隔天業績回報一來,是贈品加碼?還是活動延長?立刻就要做出修正行動。
對此,他又提出「定滑輪vs.動滑輪」理論。在行銷活動中,活動期限、贈品、代言人等計畫目標,都是「定滑輪」,可以改變施力方向,但無法省力。而在活動期間中發生的新聞花絮、顧客反應等「事件」,則是「動滑輪」──「去回應這些事件,效應就會擴大,宣傳會更省力!」
近年來,網路與社群媒體興起,大幅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劉鴻徵比較,過去廣告與消費者行為的關係是AIDMA (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現在卻變成AISAS(attention, interest, search, action, share)。其中「search」和「share」,主要都發生在網路上。
而網路的即時性與互動性,也確實有助於7-ELEVEn回應顧客需求。例如,有一款炭火燒牛肉堡,因為常被網友抱怨「太小」,行銷團隊索性舉辦臉書投票,請網友決定漢堡尺寸。結果有68%的票數主張加大,7-ELEVEn便從善如流推出加大產品,帶動銷售回升。
由於大眾媒體的廣告成本偏高,也促使7-ELEVEn多管齊下,透過手機APP與Facebook,直接與顧客溝通。目前,台灣7-ELEVEn已有170多萬名粉絲,高居全球各分公司之冠;也開發多款APP,無論你要找洗手間、印文件或計算卡路里,都有相關APP可使用。劉鴻徵說,進入數位時代,7-ELEVEn的行銷目標就是「是成為與顧客形影不離的『隨身媒體』!」
(採訪.撰文 / 陳芳毓,編輯 / 陳清稱,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2年6月號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Carnival Cruiselines: Waterslide Escape

拜託甚麼時候我們出個這樣級數的廣告

Carnival Cruiselines: Waterslide Escape:
Carnival Cruise Lines is a British-American owned cruise line and to promote their Cruiselines they created this great outdoor billboard.







Company: Carnival Cruiselines

Agency: Arnold Worldwide

Country: USA USA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由行動裝置流量分佈看 iOS與 Android 誰需優先


由行動裝置流量分佈看 iOS與 Android 誰需優先

轉貼自 http://www.inside.com.tw/2012/06/03/traffic

寫在前頭,以大戰略來看,不論未來到底 iOS 或者是 Android 系統或者是 Windows 系統,誰勝誰負,最終都還是「美國」公司掌握了未來的行動 OS 世界,但我們仍然會窮極無聊的為兩邊的優勝劣敗爭得死去活來。細分來看,Android 的智慧裝置大軍在過去一、兩年,的確在市場份額上頭追趕上並超越 iOS 系統,但有趣的是,在數個「網路使用量」的報告當中,卻無法觀察出類似的結論。
根據 Business Insider 的這篇文章「Apple Is Destroying Android In Mobile Web Usage–Which Begs Key Question: Who Uses Android?」,引用NetMarketShare的資料(如下圖),可以看到iOS 占到整個網路流量的近六成強,而Android 則約只有兩成弱,顯然這中間出現了什麼問題?

而同時間,他們引用現在目前美國火紅的電子商務網站Fab 的數據, Fab 的 CEO Jason Goldberg 最近在訪問中指出一個驚人的事實,30% – 40% 的 Fab 瀏覽者是透過行動應用程式瀏覽,而其中的 95% 來自於蘋果裝置,也就是 iPhone 與 iPad ,這代表來自於 Android 裝置的瀏覽量不到 5% ;當然,這也許跟 Fab 的消費族群可能有著相當大的關聯。但同篇報導的 Gilt Groupe CEO 也指出類似的結論,對於大多數的 Android 應用程式開發者來說,可能會賺不到錢、Google 可能也賺不到錢,甚至連電子商務網站也賺不到 Android 使用者的錢。
這時候,您可能就會想問,那麼 inside 呢?以過去30天的流量來看,利用Google 分析的數據,Inside 的 iOS 裝置流量占了行動流量的 80% ,而 Android 只占了 15%;好吧, Inside一定是個特例,那我們再來看看筆者看得到的另一個小服務「愛料理」數據, iOS 裝置則是占了 69%,Android 裝置則是 30%;從這兩個小網站看起來,iOS 裝置流量都仍然大勝於 Android 方。
那麼對岸呢?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淘寶也剛好有相關的數據,iOS 端的流量占有 58%,而 Android 側則占有 42%,

而以成交金額與筆數來講,iOS 系統的交易金額則占到總金額的 78%。
從幾個數據的脈絡可以看到,如果最終 Android 使用者們,如果只是把 智慧型手機當作是高級一點的Feature Phone (傳統手機),那麼這個市場份額還重要嗎?對於開發者或者廠商來講,如果非得有優先順序或者是 Mobile First 的概念時,又到底何者需要被重視呢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播種


這盤莧菜不是一般的莧菜喔~
因為這盤莧菜
是在桂冠後面現摘的~


這裡很眼熟吧!
沒錯~這裡是桂冠的後門
我挑了一個已經枯死的盆栽(其實很多都枯死><)
然後撥鬆土壤~
灑下莧菜種子~
沒過多久~
莧菜就自己長出來
等你來收成

這盆莧菜我吃了三次
外面的燙青菜一盤30
30x3=90元
我的種子不到一塊錢
不管怎麼算 都超級划算



有人說~
你怎麼那麼厲害~
其實厲害的不是我
是這個自然而然的力量
我只負責播下種子
在適當的時機 施點肥 澆點水
只要有點耐心和一點點種菜的常識
莧菜就會成長
非常的自然而然~~
我也沒做什麼


對了~離開前我會再播種子
希望有人可以照顧
謝謝大家^^
byebye

 
p.s 大中午或大太陽不要澆水~傍晚再澆水喔~

0531
剛剛去灑種子了





哈!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日本廣告一週間

這網站提供日本最新的線上廣告,多看或許有些啟發
可以用READER訂閱喔

http://jpcmhdv2.tumblr.com/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Lego: Shadow

這種與消費者間的默契多麼珍貴
Lego: Shadow:
Today we’ve been doing some archive browsing and ran across these print ads for Lego from 5 years ago. Lego is still using this playful aspect in their ads today. When playing with simplicity on your imagination the creative possibilities are endless. That’s what we like in Lego ads.







Company: Lego

Agency: Blattner Brunner

Country: USA USA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網路品牌研究所: 從lativ看網路品牌的崛起 I - 與顧客一起創造品牌 / 品牌養成期 (by N姊)

網路品牌研究所: 從lativ看網路品牌的崛起 I - 與顧客一起創造品牌 / 品牌養成期 (by N姊): 當 N姊 從傳統通路商轉戰 網路品牌 時, 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 ……   從前品牌經營唯一不能缺少的人是老闆,現在品牌經營最重要最不能缺少的是顧客 !   與顧客一同創造品牌 品牌e點通 @ 網路品牌研究所   傳統通路年代,品牌的靈魂是產品,網路時代來臨後,品...

2012 Aston Martin DBS Ultimate: $287,576 Gets You One of the Final 100

Car for James Bond
2012 Aston Martin DBS Ultimate: $287,576 Gets You One of the Final 100:

The Aston Martin DBS will go out of production this year; to celebrate the car before it’s replaced in 2013, Aston Martin is building the final 100 examples as Ultimate editions. As we told you a couple of weeks ago, the DBS Ultimates will command a premium over the standard car. We’ve now learned that premium amounts to about the cost of a new Volkswagen Jetta. Read full story »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員工餐廳菜單 企業營收新來源?


TANITA 從內到外都在表達一個訴求,就是關心使用者的健康;先不管這家食堂是否會賺大錢,光給消費者的品牌觀感就有加分了!


【行銷】
員工餐廳菜單 企業營收新來源?

作者 : 蕭掬今更新時間 : 2012/05/11 18:35:00
(2012-05-14)【東洋注入!】體重機製造商如何改變商業模式,全方位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企業的員工餐廳,或是飲食秘訣又如何成為另一個金雞母?
(Brain.com 2011-05-14)【東洋注入!】隨著日本飲食市場對於產品、服務需求日益增加,以及健康意識的高漲,日本體重機製造商「TANITA」近年來做了一大突破,致力發展健康管理的經營模式。他們聘請專業營養管理師,規劃全新健康餐食路線,於2012年1月11日開了家「丸之內TANITA食堂」餐廳,讓外食族有更多的健康飲食新選擇。

「TANITA」先前在2010年,就因自家員工食堂菜單美味健康的特色備受注目。他們靈機一動將菜單編成「體脂肪計TANITA的員工食堂」系列食譜,意外成為暢銷書籍,現該相同系列食譜銷售已累計高達420萬本。


而在2012年1月「TANITA」更開設了新型態餐飲店,是一間約70座席,採食券販賣式的餐廳。不同於一般餐飲店,結合了營養師以及體重機等服務,讓消費者能夠現場接受各種健康與飲食內容的相關諮詢,並藉由音樂與精油香氛打造舒適獨特的飲食環境。
 

其菜單只有每日定食(800日幣)和每週定食(900日幣)二種,都只有500大卡,鹽分也僅含3克,不僅讓你吃的健康更能同時體驗各種多元健康管理諮詢。除此之外,也設置體重器等主要商品展示空間,和相關商品的銷售區。


TANITA預計年度營收將達7,200萬日幣,餐廳如果經營順利的話,將會在今年展至20家分店。而從開幕以來連日全消一空情況看來,年度預計銷售額及展店計畫,可說是輕而易舉。

其實除了「TANITA」之外,近來的各大日本企業公司的員工餐廳,總是因其經營方式及餐單內容,廣受媒體注意。像是「樂天」的內部食堂員工可享有全額免費、「富士」則可藉社員卡付款用餐並利用卡內紀錄下自己所吃下的熱量及營養成分等資訊。

在創意食譜方面,去年6月出版的「可爾必思(CALPIS)社員珍藏調理法」,也是一本叫好又叫座的企業食譜書,在這本食譜書中,涵蓋了飲料、料理、點心三大部分。而在這69道菜單中也包括了可爾必思社員食堂最受歡迎的10道菜餚,像是大家都知道可爾必思可以加水喝,但啤酒加可爾必思和可爾必思加番茄汁兩種喝法才是可爾必思公司內部公認最好喝的搭配,有機會你也不妨試試看,或許,帶給你不一樣的絕妙感覺喔!

原文網址:動腦新聞http://www.brain.com.tw/News/RealNewsContent.aspx?ID=17047#ixzz1uoh0PKrV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倫敦廣告獎 導演&剪輯類

GRAND LIA 全場最大獎


Heineken - The Entrance


Heineken The Date


剪輯獎
金獎

T-mobile Welcome Home


銀獎

Intel The Chase



倫敦廣告獎 電影藝術類

銀獎

AT&T "Entertainment"


銀獎

check my machine - BMW Group



倫敦廣告獎 動畫獎項部分

動畫大獎
金獎

TalkTalk - Homes Within Homes



金獎

LG Kompressor "Something's Lurking"



銀獎

Popping Balloons Tell Stop Motion Story For MTV Brazil







銀獎

A Brisk Story by Danny Trejo - Lipton Brisk



銀獎

Land Rover Freelander 2 ClayNation Advert & Clay Mason Interview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寶僑家品的新廣告,裡面雖然主要強調奧運與本身產品的連結
但是同時也溝通了情感與價值

有點長的影片但處理的不錯
公司在價值與情感的溝通上或許可由此影片去思考


Audiodescription Foundation: Art auction

產出這樣創意的腦子,到底如何養成?

Audiodescription Foundation: Art auction:
The only way blind people can enjoy paintings is through audio description. In Poland many museums do not offer this, that’s why this campaign was created.







Company: Audiodescription Foundation

Agency: DDB, Warsaw

Country: Poland Poland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TicTac: Flashmob

台灣廣告人喜歡研究歐美廣告獎作品

往往研究到後來都以"借鏡"的美名抄襲國外的BIG IDEA

國外廣告獎得獎人的作品除了戲劇張力之外

更珍貴的是背後的廣告策略是如何從產品長出來

同樣一個產品為什麼有人能用如此特殊角度

來剖析萃取其中元素
TicTac: Flashmob:
Must have been scary for these people. When a man asked them the way to the train station, he suddenly faints, as well as 50 people around him. Why, well because they have a bad breath.. One of the funniest flashmobs we’ve ever seen, no dancing, just people fainting.







Company: TicTac

Agency: Ogilvy & Mather, Paris

Country: France France